News
中國《南方日報》 7月24日報導 ,有網友在網上稱發現名為「MaskPark樹洞論壇」充滿偷拍中國女性的性私密影像,對象包含未成年女性。論壇有10萬人之多,最大群高達22萬人。網民稱這起事件為「中國版N號房」。
台灣即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「大罷免」投票。第一波罷免投票,將於7月26日舉行,第二波罷免投票預計在8月23日舉行。超過 30 位立委,加上一位市長,將再次接受選票的考驗。
何迅接手過多起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案子,這些案件均以涉嫌泄露國家機密為由未進行公開審理。而在司法機關開展的秘密審判中,律師同樣被排除在外。對此,何迅舉例稱,他的一位被認為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當事人在被公安機關抓捕僅僅7天后,警方的偵查人員便交給他一份20 ...
台灣罷免多名立法委員的投票日將於7月26日舉行。在選前最後一週,全台各界人士陸續公開表態,從前總統、企業界人士、多個NGO組織,到社群網紅及市井大眾,皆針對此次罷免行動公開發言、表達立場,呼籲選民出門投票。支持與反對罷免的聲音正在台灣各大網路平台與媒 ...
路透社聲稱取得文件,同時引述 三名歐洲安全官員透露,有中國製引擎正透過空殼公司運往俄羅斯國營軍工企業 IEMZ Kupo,被用於製配軍用無人機。該批引擎在運輸和報關的過程中,被標籤為「工業冷凍設備」,藉此規避歐美制裁。
7月26日,台灣將迎來第一波的 大罷免 投票,投票結果將決定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去留。選前一週,各地罷免團體組成綿延機車車隊,志工們穿著鮮明的罷免背心、機車上插著旗幟,在城市的街道化成一道道鮮豔的車流。
今年四月,澳門立法會就《施政報告》進行辯論,獨立媒體《論盡傳媒》卻於採訪期間遭拒於議事廳門外,兩名記者更被警方帶走。這是澳門回歸近26年以來,首次有記者遭遇此對待。
根據 日本共同社報導 ,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22日在白宮發表演講,宣布與日本簽訂關稅協議,8月1日生效的對日商品關稅率由25%調降到15%。特朗普稱,「日本將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,美國將獲得其中90%的利潤」。
2024年5月,端傳媒推出「專題記者成長計劃」,兩期合共收到近四百封申請,十多位記者獲選加入,也產出了不少優秀報導。這是一個從實踐﹑討論中學習的計劃:從選題發掘、資料研究、訪問調查到寫稿編輯,入選記者將在編輯的指導下,在三至五個月間,完成一篇或多篇深 ...
根據 路透社7月21日報導 ,以色列宣稱加沙中部城市代爾巴拉赫(Deir al Balah)可能關押以色列人質,首次派坦克開入該市南部和東部區域,並且展開陸空兩路攻勢。
這半年來,台灣政治發展的主線為「 大罷免 」,各種政治攻防及政治人物的公開發言,也都圍繞在與大罷免的有關話題上。不過,2025年並非台灣的選舉年,卻在全台多個選區經常可見罷免志工與選舉看板,讓這場「全台大罷免」行動不無有2026地方大選前哨戰的意味在 ...
路透社 報導指 ,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(WFP)受訪稱,他們進入加沙後遇到大批飢餓的平民,但平民遭到槍擊。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出聲明指:「任何對尋求人道主義援助的平民的暴力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。」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